在家居士披袈裟是否可以得到佛力加持?
[摘要]袈裟在僧服中是僧侣的法衣而不是常服。既然是法服,那就理当应法而穿,僧侣的法服,不是在家居士所能穿着的。
并非所有人可以披袈裟(图源:网络)
文 / 皆仁法师
这个问题是源于一位居士在看了玄奘法师所译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说有个死罪犯,被国王投入恶鬼出没的大坑,但是因为他剃除须发,以一片袈裟缠在颈上,就得以脱离恶鬼之难的故事之后,他就兴奋地说,早知道袈裟有这样的加持力,那我去僧服店请一件供在家里就可以保平安了。又因为近来有法师反映有在家人身披袈裟,公然出现在数千人的大型活动中招摇。
鉴于以上这些问题,所以才撰写了这篇小文。
袈裟在僧服中是僧侣的法衣而不是常服。既然是法服,那就理当应法而穿,僧侣的法服,不是在家居士所能穿着的。
《释氏要览》中说:“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应法而作,故曰法衣。”这里就说出了作为法衣的要点,是应法而作,所以称为法衣。按照律中所说,如法的僧衣,即袈裟,分为三衣和五衣,也就是世尊所规定的出家人所应该穿着的法衣。
在道宣律师的《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说道:“僧祇云: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为。”这就说明了,三衣是出家人的标识,并非是俗人所应穿着的。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关于三衣的小常识:
僧衣的制订,据《十诵律》中说是因为萍沙王向佛陀反映由于佛弟子的衣服和外道的没有区别常常容易错认,所以佛陀就听从他的劝请。后来佛陀到南山时候,见田相整齐,于是就制定了僧衣的田相,并告知弟子们,从今以后要穿割截成田相的僧衣入城镇之中,以示与外道的区别。
三衣是哪三衣呢?
三衣分别是僧伽梨、僧伽梨、安陀会。
僧伽梨,这是用九条到十五条的布料缝制而成的僧衣,所以又叫做九条衣。又因为早期的僧衣是由粪扫衣拼接而成,所以又称为杂碎衣。又意译为大衣、重衣、入王宫聚落衣等。它是在最隆重场合穿着的僧衣。
郁多罗僧,是用七条布料拼接而成,所以称为七条衣。一般是在礼忏、诵经、听法、布萨的时候穿着,所以又称为入众衣。在三衣之中居中位,所以它又被称为中价衣。
安陀会,是指用五条布料缝制而成,所以称为五条衣。它是在一般日常的生活场合和就寝时穿着的,所以又称为中宿衣。
而在律中说,世尊这样制作僧衣的用意是,一是依过去诸佛所制,二是为了防止盗贼见衣服光鲜而起盗心偷窃,三是为了让佛弟子们对衣服不产生执念。
并非所有人可以披袈裟(图源:网络)
三衣一般是什么颜色呢?
三衣的颜色,据律文中所说,以青、黑、木兰三种坏色为主。而《翻译名义集》中解释:“有三种坏色:青、黑、木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木兰即树皮也。”也就是说三种坏色分别是指不纯正的铜青色、杂泥色和赤黑色。
以上是印度僧衣的制式,当佛教传入中土之后,据《牟子理惑论》中说:“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据文中记载,当时的出家人的僧衣颜色还是以赤色为主,款式自然还是依佛制的三衣制式。
但是由于中国北方的气候比印度寒冷,如果仅仅只是靠三衣和五衣是无法抵御冬天严寒的。因此中国的大德们根据佛制允许比丘蓄百一长物的规定,在三衣之外又添置了汉式的衣物,而且在僧衣的颜色上也做了改变。
经过改制之后,中国僧人的法服穿着有了很大的改变,变成以汉式的衣服为主,而将三衣外覆作为表法的穿着方式。
比如说海青是中土汉式的衣服,而外批的田相衣,也就是袈裟,才是法服。
所以,居士如果是身穿海青是无妨的,因为这是我国汉式的传统衣服。但是田相衣,也就是袈裟,则是出家人才能披的。
那在家居士披上袈裟,是否可以像如法的僧人一样得到佛力加持呢?
答案是否定的。
出家人在受戒的时候,如法禀受具足戒,可以得到戒体,而所披的袈裟也是根据戒律的律文而做过加法的,所以当出家人披上袈裟时,才可以得到佛力加持,才是应法如法之行。
一如《佛开解梵志阿颰经》中所说:“佛言:‘袈裟法服,古圣旌表,解释垢结,无复世念。钵为应器,宜道人用,节身约省,非义不受也。斯皆无为清净之像。’”
在家居士所请的袈裟,大多请自僧服店,没有经过戒律律文的加法,而且披者也非僧侣,并非应法,自然无法得到佛力加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并非是随随便便在僧服店请件袈裟披在身上,就可以得到佛力加持的。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出家人穿着袈裟有十种利益:
“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
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虻恶兽毒虫,安隐修道。
三者示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五者着袈裟时生宝塔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八者身着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
图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作公益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十信队满,求道路长:腾讯佛学“一万菩萨绕清凉”缘起与展望2018.01.03
-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18年秋季招生预告2018.01.03
- 温金玉:杨仁山居士与中国近代佛教2017.12.30
- 信受奉行:在家居士可熟读的十部经典2017.12.27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
海安如来寺举行佛陀真身舍利祈福瞻礼盛会暨大宝楼阁奠基仪式
2018-07-19 16:56:02
海安如来寺举行佛陀真身舍利祈福瞻礼盛会暨大宝楼阁奠基仪式大德法师与现场居士共同为此次奠基挥锹培土礼请法师手持杨枝净水洒净加持出席盛会的高僧大德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秋爽法师致辞海安市统战部部长陈鹏军致辞居士代表王振华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剪彩大德法师与现场居士共同为此次奠基挥锹培土佛陀真身舍利
-
-
梵呗清音:青年歌唱家邱玲梵呗音乐分享会唱响北京
2018-07-10 14:31:49
7月7日下午,青年歌唱家邱玲“梵呗空行”音乐分享会在北京知音堂举办,为七月流火的炎炎夏日,带来清凉甘露。音乐分享会现场音乐分享会现场参加分享会的现场观众“新音乐、心声音”,用新的音乐唱出心之声音。梵呗唱诵,虽然来自古老的传承,邱玲女士研习多年,结合时代特色和特有的生活感悟,创作出能穿透灵魂的禅韵清音
-
法讯丨堪布益西彭措《地藏菩萨本愿经》传讲通知
2018-07-10 11:09:41
堪布益西彭措将于本周传讲《地藏菩萨本愿经》2至5讲。圣者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曾经这样在地藏法会开示中说道:“举办此地藏法会是为了庄稼圆满出生,以及成就一切所愿。向文殊、普贤、弥勒、观音等诸大菩萨,于多劫中作祈请,不如顷刻向地藏王祈请的功效大。如是《地藏赞》中有说,这也是大悲导师(《地藏十轮经》)所说,
-
命运不是佛安排的 而是自己的业力所决定的
2018-07-05 07:27:47
文/夏坝仁波切居士问:宿命通和宿命论中的“命中注定”有什么区别?仁波切:有很大区别。宿命通是指通达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因缘及其结果,既了知自己、他人多生所行之善恶;也了知因此即将发生的现世报、来世报和他世报的种种苦乐结果;更了知如何断除自他一切众生由不善业所造的种种苦果、以及如何断除由无明所造的轮
-
开启僧教育新篇章:2018年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七届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隆重开幕
2018-06-28 16:51:17
2018年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暨第七届全国汉传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28日在厦门闽南佛学院正式开幕。
-
中佛协:关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通知
2018-06-27 07:40: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当前,我国佛教发展总体良好,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佛教领域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商业化问题最为社会关注。去年11月,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十二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宗发〔2017〕88号